大红袍等级划分-大红袍国家标准

大红袍等级划分-大红袍国家标准

作者:笔墨山河茶网 / 发布时间:2025-05-23 17:32:46 / 阅读数量:0

大家好,如果您还对大红袍等级划分不太了解,没有关系,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大红袍等级划分的知识,包括大红袍国家标准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,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,下面我们就开始吧!

一、大红袍特级茶叶属于什么档次

1、大红袍特级茶叶属于高端档次。特级大红袍——春季采制的大红袍为级别最好的。春茶期间一般无病虫危害,无须使用农药,茶叶无污染,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的春茶,往往是一年中茶叶品质最佳的。所以众多顶级名茶均出自春茶前期。

2、外形:紧结、壮实、稍扭曲、匀整;色泽带宝色或油润;香气锐、浓长或幽、清远;滋味岩韵明显、醇厚、固味甘爽、杯底有香气;汤色清澈、艳丽、呈深橙黄色;叶底软亮匀齐、红边或带朱砂色。

二、肉桂和大红袍哪个好

肉桂茶和大红袍都属于中国名茶之一,都属于半发酵茶,肉桂茶外形卷曲,而大红袍比较紧结,香味上也有所不同,肉桂茶闻起来有很明显的桂皮香,而大红袍则带有果香味和花香味,味道上一个茶劲很足,一个中规中矩

三、大红袍茶叶高火中火低火区别

1、大红袍茶叶的高火、中火和低火是指在制作过程中的不同烘焙温度。

2、高火指的是较高的烘焙温度,通常在220°C以上。

3、高火烘焙可以使茶叶内部的水分迅速蒸发,促进茶叶的氧化反应,使茶叶的香气更加浓郁。

4、高火烘焙的茶叶颜色较深,呈现出焦香和烤香的特点。

5、中火指的是适中的烘焙温度,通常在180°C-220°C之间。

6、中火烘焙可以使茶叶的水分逐渐挥发,茶叶的氧化反应也相对较缓慢。

大红袍等级划分-大红袍国家标准

7、中火烘焙的茶叶香气较为平衡,既有焦香和烤香的味道,也保留了茶叶本身的香气。

8、低火指的是较低的烘焙温度,通常在150°C以下。

9、低火烘焙主要是为了保留茶叶的原始香气和口感,使茶叶更加清香。

10、低火烘焙的茶叶颜色较浅,呈现出花香和清香的特点。

11、因此,大红袍茶叶的高火、中火和低火区别在于烘焙温度的不同,不同的烘焙温度会对茶叶的香气、口感和颜色产生影响。

12、茶农和制茶师根据茶叶的品质和风味要求,选择不同的烘焙温度,以达到最佳的茶叶品质。

四、大红袍1号2号3号是什么

1、存在两种可能。一是指等级,大致总归为,特级至一,二,三类推;

2、二,现在市面上非拼配的纯种大红袍,为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在建国后从母本剪枝嫁接,形成子本,子本分一代,二代以此类推。大红袍红三号

3、岩茶细分下来就好多种,真的大红袍只有一种

4、水仙成品茶特征:条索肥壮(壮实)、色泽乌绿润带宝色、叶背常现沙粒,叶基主脉…大红袍干茶条索壮结,色泽绿褐鲜润,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。大红袍和前两款茶比较。

五、大红袍制茶工艺流程

大红袍的采摘与一般红绿茶不同,其鲜叶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交成熟(开面三四叶),无叶面水、无破损、新鲜、均匀一致。鲜叶不可过嫩,过嫩则成茶香气低、味苦涩;也不可过老,过老则滋味淡薄,香气粗劣。而且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采和带露水采;不同品种、不同岩别、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青,不得混淆。

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,是工序最多、技术要求最高、最复杂的茶类。

其制法极为精细,基本制作工艺包括:萎凋→摊晾→摇青→做青→杀青→揉捻→烘干→毛茶等工序。

萎凋是鲜叶丧失水分的过程。其标准为新梢顶端弯曲,第二叶明显下垂且叶面大部分失去光泽,失水率约为10%~15%。此过程对大红袍香型的形成和能否有醇厚的滋味关系极大。其中日光萎凋是最好的萎凋方式。萎凋时,将鲜叶置于谷席、布垫等萎凋器上,摊叶厚度1~2kg/m2。阳光强烈时要二晒二凉,晒青程度以叶面光泽消失,青气不显,清香外溢,叶质柔软,手持茶梢基部,顶叶能自然下垂为度。

做青是形成大红袍品质的重要阶段,是一个继续萎凋和发酵相结合的过程,其技术性极强,一方面促使多酚类化合物发生酶性氧化,另一方面又要限制其进行速度。做青时要以特有的手势摇青。将水筛中的凉青叶不断滚动回旋和上下翻动,通过叶缘碰撞、摩擦、挤压而引起叶缘组织损伤,促进叶内含物质氧化与转化。摇后静置,使梗叶中水分重新均匀分布,然后再摇,摇后再静置,如此重复7~8次,逐步形成其特有的品质特征。摇青次数和时间,视青叶的变化(香型与叶色)而定,俗称“看青做青”。在后半阶段,必要时辅以“做手”,弥补摇青不足。“做手”乃甩双手左右将叶互碰,反复数次,但不可使劲用力,动作力求自然。一般摇青规律先轻后重,静置时间先短后长,多摇少做。优质原料,则只摇不做。

杀青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,是固定毛茶品质和做青质量的主要因素。主要采取高温破坏茶青中的酶活性,防止做青叶的继续氧化,同时使做青叶失去部分水分呈热软态,为后道揉捻工序提供基础条件。其杀青标准:叶态干软,叶张边缘起白泡状,手揉紧后无水溢出且呈粘手感,青气去尽呈清香味即可。出青时需快速出尽,特别是最后出锅的尾量需快速,否则易过火变焦,使毛茶茶汤出现混浊和焦粒,即俗称“拉锅”。杀青火候需要掌握前中期旺火高温,后期低火低温出锅。

揉捻是形成武夷岩茶外形和影响茶叶制率的主要因素。揉捻时应做到:杀青叶需快速盛进揉捻机乘热揉捻,以便达到最佳效果;装茶量需达揉捻机盛茶桶高1/2以上至满桶;揉捻过程掌握先轻压1~2次,即采用轻-重-轻,以利桶内茶叶的自动翻拌和整形。初揉后即可投入锅中复炒,使茶条回软利于复揉,又补充杀青之不足。并使已外滥的茶汁中之糖类、酶类等直接与高温锅接触,起轻度焦化而形成岩茶的韵昧,时间虽仅30s,却对品质起很大作用。复揉除使条形紧结外,还能提高茶汤浓度。复揉手法与初揉相同,揉20余下即可进行“走水焙”。

岩茶“走水焙”在一个密闭的焙间中用培笼进行。在各个不同温度(90~120℃)的焙窟上以“流水法”操作。使复揉叶经历高、低、高不同温度的烘焙,达六七成干下焙。整个过程10多分钟。速度快、工作紧张,故又称“抡水焙”。

走水焙下焙后,簸扇去片末,然后摊凉5-6h,以增进后熟作用,使滋味醇和、色泽沙黄而浦润。再经拣剔去除梗与茶朴,即可复培。

拣剔后的茶条先以90~100℃的培温复焙1-2h,再改用70~90℃低温“文火慢炖”。这是武夷岩茶特有的过程、对增进汤色、耐泡、滋味醇和、香气熟化等有很好效果。最后趁热装箱,也是一种热处理过程,对品质也有一定良好影响。

大红袍的精制主要流程包括:毛茶→初拣→分筛→复拣→风选→初焙→匀堆→拣杂装箱。

毛茶拼配和付制:拼配应根据拟生产的成品茶的要求,制订不同产地、不同季别、不同等级的毛茶配料比例的正常方案。拼配应遵循执行标准、稳定质量、兼顾全局、统筹安排、充分利用、提高效率的原则。

由此看来,大红袍的制作工艺流程共分为十道手工工序,一环扣一环,每一道工序对茶的品质均有着重要的影响。

六、一级大红袍执行标准

一级大红袍标的执行标准:外形色泽整碎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特级紧结、壮实、稍扭曲带宝色或油润匀整锐、浓长或幽、清远岩韵明显、醇厚、固味甘爽、杯底有香气清澈、艳丽、呈深橙黄色软亮匀齐、红边或带朱砂色一级紧结、壮实稍带宝色或油润较匀整浓长或幽、清远岩韵显、醇厚、回甘快、杯底有余香较清澈、艳丽、呈深橙黄色较软亮匀齐、红边或带朱砂色二级紧结、较壮实油润、红点明显较匀整幽长岩韵显、醇厚、回甘快、杯底有余香金黄清澈、明亮较软亮、较匀齐、红边较显除了等级,根据茶青产地不同,还分为:正岩,即茶青采自武夷山风景名胜区,品质最好;半岩,即采自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周边;洲茶,即采自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附近的乡、镇。

七、大红袍什么价位比较靠谱

一般市面价格265.00元/500克/斤260元/500g也就是不到300元左右一斤

成品包装的价格为品名:(武夷岩石茶)大橘红袍产地:福建武夷山型号:400g/盒级别;

顶级特性:线形肥大厚实实,橘红边显著。有显著的青苔味,特点卓著,兰花儿香并且芳香漫长,汤色鲜亮。

国家一致价:475元/公斤。:大红袍,产品单价:380.00,净重:400(g),发货期限:3

等级:特级,品种:大红袍,品名:(武夷山岩茶)大红袍产地:福建武夷山规格:400g/盒等级;特级特点:条形肥大厚实,红边明显。

关于大红袍等级划分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能帮助到您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