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原材料市场
原料市场由大大小小的厂家和茶农组成。目前,大多数新出现的小企业都非常重视原材料市场,争夺原材料,甚至为了垄断资源而垄断原材料。
2.销售市场
市场由各种制造商和消费者直属的经销商或代理商组成。而现在,很多消费者越过销售市场,直接在原料市场与茶农交易。究其原因,在于商家向消费者灌输名山村、易武班章等名山词,让消费者误以为有名山、好料就是好茶。
既然消费者可以自己拿,为什么还要办这个手续?这说明目前消费者的意识还停留在过于注重原料的阶段,这也是中国茶只有地名,没有品牌,自古以来无法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。这个阶段是普洱茶在中国发展的初级阶段。
大厂看重销售市场,做品牌,做渠道,用低价的原料,先进的技术,优秀的渠道赚取暴利。个人认为原材料只能分高价和低价,还不能分高档和低档。因为普洱被炒作之前所有原料的价格都是可比的。好像老张曾经几块钱一斤,后来价值被深度挖掘,价格就上去了。在炒作之前的那段时间,老章的价值和其他原料是对等的,没有高低之分。
有人会问,什么是好茶?你自己喝我觉得无所谓好坏,只要你喜欢就好。但是就市场而言,什么是好茶呢?我觉得所有能以最快的速度从销售市场进入收藏品市场的茶,都可以定义为好茶。如果你的茶叶这辈子都没有机会进入收藏市场,那就没有长期存放的意义。
3.收藏品市场
茶叶产品经过长期的优化筛选,会进入收藏品市场,炒普洱茶首先也是收藏品市场。由台湾省茶商经营,资本大鳄疯狂收购所有老茶控制资源,老茶最先消失。
其次,小资本经营的销售市场疯狂敛财,商品带动名山原材料上涨。然而这种疯狂有点让人应接不暇,最后销售市场崩盘。崩盘后的几年,大家痛定思痛,准备东山再起。销售市场不再是一个适合经营的环境,收藏市场已经被清空,所以原材料市场率先上涨。炒作方向定位在源头,让普洱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——原料时代,但也是一个畸形的时代,偏离了普洱茶的本源。
市场趋势多变。现在的市场不代表未来发展中的市场,市场会随时变化。变化的主要原因取决于人们对普洱茶认识的变化。做市场要有眼光,5年的眼光,甚至10年的发展眼光。一旦人们的认识发生了变化,就很有可能从原材料市场走出来,进入收藏品市场。但是,可能最快也要三五年,也可能更久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