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绿叶配红边”讲的是外观特点,同时又是红绿相间,把乌龙茶的韵味刻画在了骨子里。而“七泡余香”是指乌龙茶耐泡,也是老茶人生活在乌龙茶中的味道。
七泡余香。好的是余香。好的是人走了,茶凉了,杯底还有余味。而且回味是那么的细微,那么的负责,那么的深远。
有一次和一个法师聊天,他回忆说,他在中学的时候,和一个年长的同学交往,这个同学极其聪明,才华横溢,敏感脆弱,写的诗很有风格。他崇拜他,佩服他,佩服他的学识。几乎整整一年,他都纠缠着他,听他讲萨特,康德,叔本华,存在主义,怀疑论。他像个小跟屁虫一样跟着他。无论他去哪里,他都跟着他。无论他说什么,他都全力支持他,希望这不会成为他的影子,整个夕阳都会落在他的身旁。突然有一天,说不清是哪一天,他们就渐行渐远了。或者说,他觉得和他疏远了。于是,他不再跟随他,回到了自己心爱的书上,回到了自己平淡缓慢却真实的生活中。他转过身对我说:“那一天,我明白了,当你和一个人的关系热络的时候,就是你和这个人的关系走到尽头的时候……”他又转过身,低下头,默默地捻着一串菩提子念珠。这句话让我思考了很久,也改变了我和很多人和事的距离,比如茶吧。
记得写一篇文章,记得一次泡茶的经历。里面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:“只不过十个泡沫之后,就转淡了。这就是美死了。像茶一样年轻,茶香很快,香味极其淡雅,但劲道不会长久。但我只爱这微薄的盈余,就像李商隐的那句话:人鱼在月绿的大海里流下珍珠般的眼泪。美也会受伤,但‘而一个本该天长地久的瞬间,不知不觉就来了又去了’,这是江南湖泊溪流里清晨的薄雾。好像一盏玻璃绣球灯,站在桥边,最迷人。十二点以后我不忍心再泡了。这茶就像一个认识自己的美人。你应该读,但不能全读。给她和我自己留一些。就像画一个浅浅的银河,只为了我一生的挚爱。”
是的,画一个浅浅的银河,只为我一生的挚爱。就好像有些人一辈子只抽一半。一根烧了一半的香烟,就像一场戛然而止的爱情,两情相悦,无限悲伤,却依然美味。有一天,当你老了,你会发现这有多好。
如果把每一种茶都比作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,那么乌龙茶最像是用美丽的容颜认识了自己。她美丽、优雅、体贴、聪明.她的智慧会在未来留下一定的距离,不会把一种美好和亲密推到最后。如果你了解自己,你也要理解她,给她留一些,在那里的杯底留一些回味。人走了,茶凉了,茶也凉了。那芬芳穿过冉冉的红尘,像花开在彼岸,像听蔡琴在夜里说“是谁,敲我的窗,是谁,拨弦……”那段时间,那段被遗忘的时间。当我再次睁开眼睛时,我忍不住哭了。
在杯底的回味中,还有一种美,那就是守成之美。
《红楼梦》中有一幕,贾母带大家逛大观园,看到一池残荷。宝玉埋怨园中人不勤快,不知如何是好,只留在这里扫兴。锦绣口中的黛玉淡淡地说:“平日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,只爱那句‘留残荷听雨’”。你必须拔出残留的莲花.宝玉叫道:“留着吧,留着吧,陪姐姐听雨。林妹妹是个可爱的人,只有她懂得李义山的守荷听雨之美。
于是,有一天,你一个人的时候,守着一个小茶壶,一壶乌龙茶,七泡好了。当乌龙茶的香气已经凝固的时候,不要匆忙的把她扔掉,保留住那小小的,柔软的叶底。过了一会儿,她冷了,把她握在手中,感受她的韧性、密度和宽度。
一天晚上,我去一个繁忙的市场看玻璃。灯下的玻璃美得像不真实的梦。最好的一个是一个叫《如果丰功伟绩都不见了》的雕塑,简单到只有两种颜色,蓝色和透明,简单笨拙到几乎没有形状,但是太美了,像午夜梦回时的混沌和最初的快乐。突然,我想起了早上泡的凤凰枞,现在还在碗里。涅槃般的美景就在对岸,一种略带伤感,却又缓慢的幸福感涌上心头.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